新聞資訊

2024-09-23

2024“粤港澳同一堂课”爱国主义教育交流研讨活动在红岭中学举行

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徐丽

  9月20日,“粤港澳同一堂课·爱国主义教育(初中)”交流研讨活动在红岭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承办,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教材综合研究基地、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石厦初中部、香港华夏教育机构、澳门中华教育会协办。

  活动以“探根寻源,血脉相连共庆国庆”为主题,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初中学校同台交流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教学和校本实践,加强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合作交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据了解,“粤港澳同一堂课”是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非营利性、公益开放的教研平台,旨在为三地中小学教师建立一个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对话交流的教研平台,目的是促进三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24年“粤港澳同一堂课”将举办6场活动。其中,有4场活动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包括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1场。

來源:读创深圳

2024-09-23

9月20日,“粵港澳同一堂课·爱国主义教育(初中)”交流研讨活动在红岭中学举行。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承办,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教材综合研究基地、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石厦初中部、香港华夏教育机构、澳门中华教育会协办。广东省委教育办、教育研究院、教育局等代表与近200位粤港澳各地初中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余奇主持,以“探根寻源,血脉相连共庆国庆”为主题,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初中学校同台交流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教学和校本实践,加强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合作交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表示,自《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聚焦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长、教师教育合作交流,打造“粵港澳中小学校长论坛”“粵港澳同一堂课”等三地校长教师合作交流平台品牌,以高质量教研助力粵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未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将携手港澳教育同行,以教研助力提升大湾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质量和效果。

红岭中学 (红岭教育集团) 党委书记张健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题,回顾了学校从“创业-规范-优质-卓越”的与特区共同成长之路,分享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进阶模型、课程体系以及学校如何充分利用小初高一体化、集团化等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实践探索。

香港黄楚标中学校长许振隆分享了学校把爱国主义元素和各个科目“有机结合、自然联系”的实践探索。学校构建“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通过升旗礼、国旗下讲话、节庆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等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中山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王锡文以《讲好主题故事 厚植家国情怀》为题,介绍了学校构建“立志、立诚、立品、正学”的“三立一正”课程体系,通过深入挖掘百年办学历史、充分利用校外红色教育资源、善于发现身边典型人物等,积极探索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山故事、讲好一中故事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在三所学校的经验分享之后,深圳大学李臣教授又以《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及教育路径优化》为题,在大量调查数据分析基础上,于宏观对粤港澳三地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粤港澳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优化路径。

在课例展示及说课交流环节,香港黄楚标中学周凝、红岭中学石厦初中部邹悦瑶、广州市培正中学张朝炜3位老师围绕“探根寻源,血脉相连共庆国庆”主题进行“一课三讲”,后由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教材综合研究基地主任、华南师范大学马早明教授点评。过程中,粤港两地初中生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余奇在活动总结中表示,期待通过“粤港澳同一堂课”活动,在粤港澳三地搭建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交流平台,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滋养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成长成才。

据悉,“粵港澳同一堂课” 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一个非营利性、公益开放的教研平台,旨在为三地中小学教师建立一个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对话交流的教研平台,促进三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文、图|记者 郑明达 实习生 吴美伊

來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2024-08-31

圖:名師大講堂,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開講儀式。\大公報記者盛德文攝

 【大公報訊】記者盛德文報道:為支援前線教師迎接新學年,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昨日下午在沙田培僑書院舉辦聯校教師專業發展日的「名師大講堂」,邀請3名來自北京、上海和本港的中學校長及資深教育家,分享在AI新時代下的教學、教育管理發展與合作。14間來自華夏教育機構的中、小學校近千名教師和校長出席了講座,會後雙方互動提問,氣氛熱烈。

  主禮嘉賓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致辭表示,好老師是國家民族的希望,教育要與時俱進,老師要必須不斷反思求進。成為好老師包括不斷努力持續進修,強化專業能量。其次,努力開拓專業視野,向專家學習是最便利的捷徑。第三,加強同儕的交流,促進共同提升和成長,「你有一個方法,我有一個方法,大家互相交流,就可以產生出好多不同的好方法」。

  北京市第一實驗學校校長李希貴主講「AI時代如何做教育」,他指出人工智能(AI)飛速發展,「我們正處在歷史轉折點,校園所有能力訓練基本上都可被人工智能替代」,教育專家與其焦慮,不如思考如何與GPT錯位發展。

  多樣化是創新本質

  上海金瑞學校總校長程紅兵講題是「面向未來的課程教學」。他指出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退化,後果可怕。面向未來的教育,不會是只培育背誦式的「記憶者」,應該是有想像力的一群,多樣化是創新的本質。

  培僑書院總校長吳育智主講「創建一流特色學校的做法和經驗」,他分享了由小學到中學一條龍辦學校的心得,及從培僑書院英文縮寫(PKC)歸納出教育和管理精髓,即團隊、智慧和反思,教師更要透過不斷學習、思考以至與同儕分享、交流,加強對人工智能的了解。

來源:大公報

2024-07-05

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李家超特首在7月1日发表署名文章,题为《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一国两制”巨大优越性不断彰显》,强调“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并指出香港回归以来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好制度,又是解决历史遗留类似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好制度,更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好制度。

  加强培育科创人才专才

  李家超特首从八个方面说明香港的“金字招牌”,更展望将来科创和人才专才是驱动经济及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香港华夏教育机构成立以来,一直关注香港教育的发展,对近几年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各方面变革感到欣喜。特区政府深知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步伐,必然要掌握大势,在变局中寻求主动,积极担当有为。在李家超特首的领导下,各级官员各司其职,表现进取。

  文章中有一段是专谈教育的:

  教育方面,特区政府一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现届政府更强化国民教育,致力培育德才兼备、爱国爱港的新一代接班人,使“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同时,特区政府又善用香港良好的教育基建,以享誉国际的高等教育为龙头,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未来人才摇篮,更好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并积极扩展职业专才教育,支持应用科学大学发展;另在中小学阶段又大力推动STEAM(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增加师生与内地交流学习,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配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为香港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这段话,既体现李家超特首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和中央政府的要求,又显示特区教育局在新一届政府中发挥的作用。试举述其中的荦荦大者:

  1、在推动及强化国民教育致力培育德才兼备爱国爱港的新一代接班人中,教育局作出了非常强而有力的举措,在通函指引、分区监督与全面支援之下,由幼稚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取得很大的成效。例如每年向全港学校发出“国民教育──活动规划年历”、创设“国民教育一站通”网上资源平台、举办不同国民教育活动例如“《宪法》和《基本法》全港校际问答比赛”等,又制定《国家安全学校自评检视表》,就不同工作范围提供优化建议和良好做法,让学校能检视推行国民教育措施的情况,并作更好的规划计划。

  2、在课程的变革和优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亦明显,如将小学的“常识科”分拆为“人文科”与“科学科”,将中学通识科改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又全面优化高中四个核心科目,以期为学生创造空间及照顾学生多样性,以向大学输送更好、更适合新时代的人才。

  3、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教育局积极推动价值观教育、体育教育、中华文化教育、家长教育等。以中华文化教育为例,通过“经典名句”、“建议篇章”、“书法粤剧”、“问答比赛”、“文化之旅”,并与民间组织、大专院校等合办活动,积极推展“学生活动”和“教师培训”。有些宣传工作,不单制作书签、小文具,甚至拍短片,在港铁站、公共交通工具上展示大型画报。今年3月底,更为每所公营学校及直资学校发放三十万元“推广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一笔过津贴”,以助学校举办各种中华文化的相关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受惠。

  大力鼓励教师学生内地交流

  4、大力鼓励教师和年轻学生往内地交流学习,在老师方面,除要求新入职老师修读教师专业身份角色、价值观及操守等核心课程外,更要到内地进行教师专业学习,以认识最新的教育发展及相关政策;而晋升老师也须参加内地学习团,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在学生方面,教育局有系统地规划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安排每名高中学生到内地考察,以加强对国家历史、中华文化、国家发展和成就等的认识,从而增强国民身份认同感。除此之外,又增拨资源,例如“‘同心同根’——香港初中及高小学生内地交流计划”、姊妹学校计划、“‘同行万里’——香港中学生内地交流计划”等等,让更多学生能到内地交流考察,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

  5、在推动香港教师认识国情,前往内地交流学习的同时,教育局也推动“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每年内地的专家教师到香港后被安排到各学校参与教研协作,对促进学与教起的作用钜大。据闻教育局并有意扩大计划的内涵,增加内师的人数,这对香港的学校和教师将带来更好的交流作用。

  6、特区政府输入人才计划成绩斐然,教育局在照顾人才子女入读学校方面,也做了不少功夫,如深入与业界探讨对应方法,鼓励业界到内地宣传及招生,更推动“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津贴中学议会”、“香港资助小学校长会”联手,假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第一届(大湾区)香港学校教育展”,吸引拟申请来港的人才,这无疑对人才安心留港建港,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以上仅略举笔者了解教育局的工作,其他各部门亦见各自努力,千帆并举。在李家超特首带领并发挥强大团结力量之下,必将为香港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香港华夏教育机构副会长

來源:大公報

logo